第一卷 第1179章 一定要準備好
雖然鳳城在經濟發展上不如京都繁榮,但它作為重要的鐵路樞紐,車站規模宏大,人流如織。
王建華一人肩負着大部分行李,幸好周紫萱并不嬌弱,兩人費了好大勁才擠出人群,略顯狼狽地站在了站外。
王建華想起了過往的一些不愉快經曆,他曾以為考入大學就能徹底告别豫南省,沒想到命運還是讓他與這裡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。
被分配到基層的經曆當然不是什麼美好的回憶,不過他之前待過的地方比大河村更差,所以這次重新選擇下放地點時,他也是拼盡全力做了調整。
“走吧,别讓家人等久了。
”他們打算先在縣城的小吃店落腳,幾天後再返回大河村。
縣城裡的環境相對整潔,周紫萱對貧窮的大河村有些嫌棄。
她也想讓王建華了解經營小吃店的不易,畢竟她在王家身上花費了不少錢,總不能讓她家覺得這些錢來得容易。
周紫萱特意沒有讓家裡人來接,而是和王建華一起坐班車到了縣城。
由于學校放假加上競争對手的影響,張記小吃店生意顯得冷清不少。
周珊一眼就看到了姐姐和姐夫的身影,激動地喊道:“伯娘,大伯,紫萱姐回來了。
”
周珊快步跑過來接過周紫萱手中的行李,臉上洋溢着喜悅:“紫萱姐,半年不見,你變得更漂亮了。
”
周珊親切地稱呼王建華為“姐夫”,王建華微微點頭回應。
他對周珊并不熟悉,在大河村時兩人幾乎沒有交集。
當然,他和周紫萱的另一位妹妹卻是相當熟絡。
張萍和周建安也迎了出來,當聽到王建華禮貌地稱呼他們為叔叔阿姨時,張萍的笑容滿面。
“紫萱啊,你怎麼讓建華買這麼多東西?
你這個孩子真是太不懂事了!
”王建華趕忙解釋:“阿姨,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。
”
看到張萍滿意的神情,周紫萱心裡也暖洋洋的。
回想當初兩人剛在一起的時候,王建華對她還有些生疏和冷漠。
經過半年的共同學習生活,即便是再冷的心也被周紫萱的熱情所融化。
王建華總是處處維護周紫萱的面子,這讓周紫萱感到無比欣慰。
王建華仔細觀察着這家小店,環境整潔,家具一塵不染。
牆上挂着小吃的菜單和價格表,毛筆字迹優美,一看就是出自周紫萱之手。
“你的字寫得真好。
”周紫萱紅着臉說道。
雖然她一直努力學習,但總覺得自己的書法比不上王建華,畢竟他出身于顯赫家庭,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,不僅字寫得好,還擅長繪畫。
面對周紫萱的謙遜,王建華輕松地轉移了話題:“我來幫店裡重新寫一份菜單吧,叔叔阿姨别介意我多用些紙筆就好。
”
周紫萱知道王建華将來必定有所作為,現在他已經展現出非凡的潛力,特别是在大學裡的表現遠超自己。
丈母娘張萍看着未來的女婿,越看越喜歡。
在周紫萱的提醒下,張萍才想起客人可能累了,急忙招呼他們到後院休息,并準備了一些食物。
店後面有一個小院子,五個人住在那裡,但房間隻有四間,周紫萱隻能與妹妹周珊同床共枕,而王建華則單獨睡一間。
張萍夫婦非常重視這位未來女婿,特意打掃幹淨屋子,床上鋪着新棉花做的被子。
為了迎接寒冬,張萍提前用爐子把房間烤得暖烘烘的,還在被窩裡放了熱水袋。
王建華本想隻是躺一會兒,卻被溫暖的被窩哄入夢鄉。
外面,周珊正拉着姐姐聊天,張萍端來了兩碗熱騰騰的手擀面,“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,建華呢?
”
“他在睡覺。
”周紫萱回答道,然後拿起一碗面條走向門外。
張萍見另一碗帶着荷包蛋的面條放久了會坨掉,于是周紫萱便将那碗遞給妹妹周珊,“你先吃吧。
”
“還是姐姐最疼我!
”周珊開心地說。
張萍強忍着不讓自己露出不滿的神色。
她在店裡雖未給周珊發工資,但一日三餐都照顧得妥妥當當。
周珊這人好吃懶做,幹活兒不多,倒是自從到了縣城後,體重見長。
一碗面就能讓周珊心滿意足,而周紫萱則被她的追問弄得疲憊不堪。
吃完面後,看到王建華還在熟睡,周紫萱便對張萍說想去外面走走,順便購置一些從京城帶回來不太方便的東西。
周珊也想跟着去,卻被張萍留在了店内。
剛走出十幾步遠,周紫萱就問起了周喬的事:“電報裡說得不清楚,媽,您詳細講講吧。
”
張萍也不清楚周麗梅為何有勇氣和周家斷了聯系。
張萍提到,周麗梅娘家村裡的村長非常支持她,并且承諾會給她分配田地和宅基地。
雖然進城多年,小吃店生意興隆,但張萍心中仍認為農民要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。
盡管嫌棄大河村的老家,那片土地依然是她心中的依靠。
周紫萱心想,這運氣真是不錯。
不過,對于農村來說,分到一點土地和房子并不稀奇,重要的是希望周喬離得越遠越好,避免與王建華碰面。
當問起張二賴的事情時,張萍自己也不是很清楚,隻知道他因盜竊公款在嚴打中被判無期徒刑。
談到競争,周紫萱提到了新開的黃嫂快餐,指出店裡的生意似乎不如從前,但也承認靠着張記小吃每年賺幾千塊還是可以實現的。
周紫萱看着母親說:“我之前就跟您說過,将來可能會需要一筆不小的錢,可能是幾千,也可能是上萬。
這筆錢對我來說至關重要,到時候一定要準備好。
”
張萍有些尴尬地回答:“媽知道。
”她心裡盤算着,要賺幾千甚至上萬塊錢,得多賣多少碗面啊?
張萍不明白女兒為什麼需要這麼多錢,而且覺得心疼。
夫妻倆為了賺錢,甚至把十歲的小兒子留在鄉下由他人照顧,他們期望女兒有出息,更盼着兒子能更加出色,計劃明年将兒子周子俊接到縣城來上學,而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銷。
張萍轉開了話題,提到周喬現在正在縣裡最好的高中念高三。
“不知道她怎麼就考上了縣一中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