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書八零:發家從擺攤開始

第一卷 第987章 學習的機會

  “大爺,您别太緊張了,其實領導也是普通人,和您一樣平易近人。

  老大爺連忙搖手:“哪能一樣呢,走吧,我帶你們去村長家,我有個侄女嫁在這村裡,咱們先去她那兒,有了村裡人的引薦,事情就好辦多了。

  老大爺的侄女是個熱心腸的女人,一聽周喬他們的來由,立刻把她男人叫了回來,讓他親自領着周喬他們去找村長。

  路上,老大爺的侄女悄悄告訴周喬:

  “封大娘的手藝可好了,方圓幾十裡沒人能比,可惜她的命太苦了,丈夫和兒子相繼離世,現在就她一個人過日子。

  可能是因為失去了生活的希望,這幾年越來越不願意和人交流了,村長一家平時對她很關照,所以外人想要見到她很難。

  周喬聽了心裡一陣酸楚,沒想到老太太竟有如此悲慘的經曆。

  “如果能幫到她就好了。

  老大爺的侄女與村長是同族,見面時便極力為周喬說情。

  原本村長不太願意讓外人打擾封大娘的生活,但在她的一番勸說下,态度漸漸軟化。

  “你說得對,讓封大娘多做點事,對她也許有好處,總比一個人悶在家裡強。

  在村長的帶領下,周喬一行人終于來到了封大娘的家中。

  盡管房屋老舊,但被打掃得幹幹淨淨,每個角落都透着主人的用心。

  客廳地桌上擺着兩張照片,一位是年長者,目光深邃;另一位稍年輕些,眼神堅定。

  這樣的人物離開人世,對封大娘而言,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打擊。

  當周喬說明了來意後,封大娘還是婉拒了。

  “小姑娘,你的心意我明白,但我年紀大了,視力也不如從前,這活兒不能一直幹下去,否則将來連自己照顧自己都成問題。

  我已經給村長添了不少麻煩,要是将來看不見了,就更不好意思了。

  封大娘的話合情合理,畢竟村長能經常關照她已屬不易。

  如果再增加負擔,确實會給村長帶來不便。

  周喬其實是想請封大娘教她手藝。

  “大娘,您這技藝是家族傳承下來的嗎?

  老人微微點頭,說:“家裡的老一輩都會些基礎的手藝,後來我媽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,才把這些花樣傳承給了我。

  封大娘說着,從裡屋搬出一隻箱子,一打開,所有人都被箱中繁複精美的作品驚呆了。

  “以前我老公在世時,他總是鼓勵我做這些,好的作品就收進箱子裡,日子久了,自然就積累了這麼多。
”她輕聲說道。

  “這簡直太棒了!
”周喬由衷地贊歎,接着小心翼翼地問道,“你願意收徒弟嗎?

  老人搖了搖頭,臉上帶着一絲遺憾。

  “我也曾想過,可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選,以前的年輕人忙于掙工分,現在大家又都忙着耕種,即便有女孩感興趣,也隻是學點皮毛,能給家人做衣服、繡繡花就滿足了。

  更深入的學習需要大量時間,沒人願意投入。

  老人伸出雙手,那手光滑細膩,與同齡人的粗糙手掌形成鮮明對比。

  “村裡姑娘的手因為長期勞作而變得粗糙,做不了這麼細緻的工作。
”她想到已故的丈夫,為了讓她追求所愛,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,也不曾讓她下地勞動。

  村長對周喬提出的條件心動不已,但合适的人選卻成了難題,普通家庭的女兒難免要參與田間勞動,而條件好一些的家庭則希望女兒進城做工,誰會願意學習這些看似無用的技藝呢?

  村長歎了口氣,“看來今天這事,怕是成不了。

  然而,對于周喬而言,解決辦法其實很簡單,提供報酬。

  “大娘,隻要您願意傳授技藝,我就能解決這個問題。

  封大娘心中一動,丈夫一生支持她追求手藝,如果能把這份技藝傳下去,讓更多人記住,這将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。

  況且,這是得到官方支持的項目,若有所成就,也能回報村長對她的關照。

  “我也想在視力還好的時候,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,隻是,合适的學徒确實難找。

  聽到大娘的話,周喬立刻提出了自己的計劃:“村長,這事兒可能得請您幫忙,我願意支付每月五元的工資,讓村裡的姑娘們來學習,學成後還有獎金。

  制作出的産品,我們工廠會全部回收,根據品質給予不同的報酬,我保證,隻要她們努力工作,每月至少能賺三十元。

  村長等人聽後,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。

  以前聽說學徒不僅不給錢,還得自己掏腰包,但現在,周喬竟然給學徒開工錢,而且學成後每月能賺三十塊,這比城裡的工人掙得都多,村裡哪家姑娘能有這等好事?

  老漢的大侄女是個機靈人,一聽這話,立刻向周喬請求一個名額。

  “我家大閨女今年十三歲,辍學後就在家幫忙養豬,看着她那麼柔弱,做這些粗活我也心疼。

  周喬同志,求求您了,給她一個學習的機會吧,我們家就在村裡,不要學徒費,隻要學成後能在這兒賺錢就行。

  十三歲,正是上學的好年紀,周喬先問了問:“怎麼不上學了呢?

  “孩子自己不願意,說聽不懂老師的課,誰不想供出個大學生啊,但我們家好像沒有那命,既然孩子不想上學,我也就随她了。

  在這個時代,很多女孩連上學的機會都沒有,這位大嫂能做到這一步,已經很難得了。

  “規矩定好了不能随便改,但你可以讓你的女兒來,讓她自己選,看她願不願意學。

  老漢的侄女一聽,高興得直拍大腿:“她怎麼會不願意呢?
她平時就愛做針線活,在家裡也經常縫縫補補的。

  對她們家來說,哪怕是每個月掙十塊錢,也是天大的好事,起早貪黑地在田裡勞作,一年下來也攢不了幾個錢。

  這時,大侄女拉了拉老漢的衣角,給他使了個眼色:“叔叔,我堂妹不也在家閑着嘛?

  “她手笨,不适合做細緻活,這機會還是留給别人吧?
”老漢回答。

目錄
設置
手機
書架
書頁
評論